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系统解析了DNA甲基化动态变化在棉花耐盐性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甲基转移酶基因GhDMT7通过调控淀粉和蔗...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理事 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
8月18日,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理事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马万里出席会议并讲话。 大会表决通过了《河南...
秒测!AI视觉技术让油菜籽品质检测像扫码一样简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品质化学与加工利用创新团队利用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构建了油菜籽高质量图像数据库与模型库,实现了油菜籽品质在线实时秒测...
生物炭“双向”发力:破解酸碱土壤砷转化谜题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重金属生态毒理与污染修复创新团队揭示了虾壳生物炭对好氧条件下酸性和碱性土壤砷转化的双重作用,揭示了虾壳生物炭介导的土壤砷转...
中国—新加坡农业合作工作组首次会议在京召开
7月15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治礼与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常务秘书罗家良在京共同主持召开中国—新加坡农业合作工作组首次会议。 张治礼回顾了中新双方在农业合...
黄麻纳米纤维素可作为微塑料的“解毒剂”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功能因子利用与生物合成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黄麻纳米纤维素通过调节“菌群-甘油磷酸代谢网络”缓解微塑料等环境污染物诱导产生的损伤。...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蹲点调研交流会强调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7月8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主持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蹲点调研交流会。中央第四指导组有关同志到会指导。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
研究发现调控茶树芽大小的关键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种质资源创新团队鉴定了调控茶芽大小的关键基因CsKNOX6,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园艺研究(Horticultur...
我国科学家发现油菜增产关键新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首次揭示分子伴侣基因BnaC01.CCT8调控油菜产量的分子机制,发掘出优异等位基因,为油菜高产分子育...
智能活性包装助力畜产品防腐保鲜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溯源创新团队在畜产品防腐保鲜包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包装与保质...
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在京开幕
6月21日,由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在北京开幕。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出席开幕...
光谱分层智能模型提升农田土壤重金属预测精度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智慧农业创新团队提出一种根据光谱分层驱动的智能建模框架,通过将光谱分层和机器学习深度融合,实现了区域尺度农田土壤...
农业农村部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 精神学习教育征求离退休干部意见座谈会
5月28日,贯彻党中央关于坚持开门教育的部署,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主持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部系统离退休干部代表对...
自主驯化菌群大幅提升四环素降解效率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揭示了菌群种间电子传递促进四环素降解机制,为以微生物电化学系统降解四环素为基础的新型生态修复技...
新型缓控释肥耦合干湿交替灌溉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田土壤改良与利用创新团队研究发现,新型缓控释肥耦合干湿交替灌溉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并揭示了其提高稻田氮素有效性的作用机制...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地处川东门户,处于长江经济带上游重要节点、川渝合作最前沿,交通便利,森林覆盖率高,非常适合发展油橄榄产业。 油橄榄树是一种绿色生态树木,...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近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郴州市相关辣椒种植与育苗基地举办了湖南辣椒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田间培训活动。该产业集群专家组部分成员,郴州市县项目承担单位相关工作人员...
农业农村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学习会强调 谋细抓实明年“三农”各项重点任务 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12月24日,农业农村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学习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
南通市通州区开展铁牛卫士执法
“三秋”农忙期间,农机作业密集,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有序,南通市通州区扎实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农机安全检查和宣教普法工作,累计出动执法75人次,查处违法违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