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数据,5月我国进口大豆1202万吨,同比增加24.3%,刷新月度进口历史最高纪录。1月至5月累计进口量为4231万吨,同比增加11.2%。业内人...
前5个月我国进口非洲农食产品增长26.5%(光明日报6月29日第10版)
6月28日从海关总署获悉,今年前5个月,我国共进口非洲农食产品161.5亿元,同比增长26.5%。近年来,非洲对华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我国已成为非洲...
现代设施农业让增产走上快车道(经济日报6月29日第5版)
各地一定要规划先行,在生态保护优先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积极开展粮油作物设施农业试点。同时,组织专家开展优质品种推广、新技术集成组装、瓶颈技...
张曙光赴芜湖市调研督导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筹备工作
7月3日下午,副省长张曙光赴芜湖市调研督导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筹备工作,实地察看联欢活动主舞台及展区布局、会场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
中国代表在人权理事会呼吁各方加强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合作(光明日报7月5日第12版)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3日举行气候变化对享有粮食权负面影响相关会议,中国代表发言呼吁各方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加强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合作。 中国代表表示,粮食...
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抓好防灾减灾 千方百计夺取粮食丰收(光明日报7月5日第9版)
目前,全国进入汛期和盛夏季节,也是秋粮生产和防灾减灾关键时期。预计汛期气候状况总体一般到偏差,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厄尔尼诺后期快速发展,“小概率...
推动北粮南运向产业链合作转型(经济日报6月27日第6版)
产区在北,销区在南,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和消费区域空间错位,北粮南运成为促进粮食产销有序衔接的大动脉。各地通过粮食贸易,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产区丰...
夏粮旺季收购进入集中上量阶段(光明日报7月4日第10版)
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目前,夏粮旺季收购已进入集中上量阶段,收购工作组织有序、措施得力、进展总体顺利。从进度看,截至6月3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光明日报7月4日第10版)
6月中下旬以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造成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象露头。据中国气象局预计,未来10天华北黄淮等地仍多高温天气,导致部分夏播作物...
11部门联合部署2021-2022年度“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光明日报7月5日第4版)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菜篮子”...
万盛经开区:3家企业获评第一批“万盛老字号”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兰舒 徐红)近日,笔者从万盛经开区商务局获悉,为加强老字号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第一批“万盛老字号”新鲜“出炉”,重庆耿记食...
云阳:完成高粱-油菜轮作高粱品种对比试验播种工作
6月13日,云阳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完成了高粱—油菜轮作主导品种适应性及茬口衔接试验高粱不同品种的播种工作。 根据市农技推广总站的试验方案要求,县农技中心将...
铜梁:4万斤贝贝南瓜陆续上市 快来装进你的“菜篮子”
近日,记者在重庆市铜梁区石鱼镇盐田村6社看到,一排排南瓜架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贝贝南瓜,村干部正在查看其长势。 “这片瓜地以前是闲置土地,202...
梁平:发展中药材产业 开出乡村振兴“良方”
近日,记者在梁平区屏锦镇四方村的田间地头看到,郁郁葱葱的车前草顺着梯田次第铺开,村民们正奋力收割,货车拉走一车又一车,一幅欣欣向荣的丰收图跃然眼前。 ...
石柱:“三合三带”打通发展集体经济“快车道”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通讯员 谭艳波)市政基础设施维修有序进行,特色产业发展异军突起,桶装纯净水生产如火如荼…… 去年以来,重庆市...
巫山: “三项同频”全力打造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地
盛夏,放眼巫峡两岸,颗颗饱满的脆李挂满了枝头,田地里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而在工业园区里,巫峡粉条、巫山脆李酒等“巫山好礼”正从生产线上顺利下线。从原料...
北碚:做好生态“加减法” 力促青山变“金山”
初夏的清晨,嘉陵江畔的缙云山上树木葱绿,鸟鸣婉转,缙云寺隐约在林间,宛若一幅淡青浅赭的写意画。 近年来,北碚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