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项重要内容。日前,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编写的《2023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
首届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举办(经济日报11月16日第3版)
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15日在哈尔滨开幕。本届博览会由农业农村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黑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以“绿色发展...
粮食住进“好房子”至关重要(经济日报11月16日第5版)
粮库是储存粮食的硬件设施,加快建设安全粮库、智慧粮库、绿色粮库、廉洁粮库、美丽粮库,提高粮库建设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把库存粮食储好管好,才能确保粮食储存安...
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经济日报11月16日第5版)
老有所养是民生的基本需求。一段时间以来,山东、河南等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引入市场化经营主体、加强养老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照料服务体系等形式,保...
大豆出路在全产业链(经济日报11月21日第5版)
产能不足是大豆问题的要害,但其原因却在其他环节;提高产能是大豆产业的首要任务,其解决也离不开其他问题的解决。大豆全产业链是个整体,生产、加工、收储、消费...
主产区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4000万吨(经济日报11月14日第3版)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消息,当前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各地秋粮已陆续上市,收购工作全面展开。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4000万吨。 秋...
强农惠农重在提高科技贡献率(经济日报11月17日第5版)
近期,黑龙江、辽宁等地秋收生产全面结束,作物基本实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从专家测产和农民实际收获来看,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丰收得益于对农业科技的应用...
坚持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光明日报11月22日第5版)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为乡村发展助力赋能、激发内生动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的宏大工程,起到为乡村振兴铸魂的功能。乡村文化振...
品牌强农大有可为(经济日报11月22日第10版)
农业品牌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培育发展农业品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
健全乡村产业体系 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光明日报11月16日第5版)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关键抓手。只有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营效益低、农民增收致富难和乡村建设发展滞后等难题,才能...
抓紧秋粮收购 做好冬季生产(光明日报11月15日第2版)
农历十月,标志着秋季结束、冬季开始。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秋粮陆续上市。要抓紧收购工作,装满“粮袋子”,鼓起农民“钱袋子”,稳定种地预期,做好冬季生产,...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光明日报11月14日第2版)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进农业产业化...
村镇银行改革不能只是换招牌(经济日报11月21日第7版)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发布批复显示,多家村镇银行因吸收合并而解散。比如,内蒙古、江苏等地的主发起行对部分村镇银行的股东股权收购后,把原有的部分营业网点设...
南川:“季会制”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开栏语: 为展现我市在民主实践中的勃勃生机与鲜活创造力。即日起,华龙网聚焦基层一线火热探索,推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庆实践”系列报道,彰显人民代表大...
南川:“文明实践178”鼓了“钱袋”富了“脑袋”
景区景点“旺”、民宿露营“红”、乡村旅游“火”、康养旅游“热”,这是当前“大金佛山178环线”的火热景象。 近年来,南川区紧扣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景...
潼南:将实施“六大工程” 打造潼南柠檬六个“中国第一”
11月6日,2023中国·潼南柠檬产业发展大会在潼南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潼南将实施潼南柠檬优品工程、智慧工程、强链工程、品牌工程、畅销工程、共富工程“六大...
石柱:推广黄连小拱棚熟地种植 促进黄连产业发展
“我公司在熟地试种了3亩黄连,亩产量约600斤,亩产值可达9万元。”近日,石柱县远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组织务工村民在枫木镇昌坪村昌坪组的黄连小拱棚熟地种植技术...
酉阳:多彩酉阳绽放“美丽经济”
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让青年把准时代脉搏,绿色生态的串点成线让农民增收致富,古色文化的复兴崛起让县域焕发新机。今年以来,酉阳县文旅产业发展活力激增、市场火热...
武隆:沧沟乡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
日前,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武隆区沧沟乡凭借“乡村土地纠纷‘证、核、调’解纷工作法”成功入选。 据了解,2020年...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