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27日在最新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形势报告中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5%,较4月预测上调0.4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主要受中国经济增长的提振,东亚和...
打造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引领示范区
高标准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举措。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莫让种粮成本侵蚀农民收益
对于农民来说,粮食价格上涨是好事,但粮价大幅上涨不符合国情需要,要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让粮价保持在合理区间。在当前粮食保供稳价、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的情况下,...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 呼吁各国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第二委员会6日举行一般性辩论。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出席会议并发言,阐述中方在发展问题上的立场主张,并欢迎各方加入中国领导人在联大一般性辩...
央视快评丨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
9月26日,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开幕。习近平主席向大会发来贺信并强调:“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担起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激发...
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 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2021年《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从流转当事人、流转方式、流转合同和流转管理等多个方面,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确立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进一步细化。《农...
专家解读“十一”大数据:黄金周揭示经济发展基本面
今年“十一”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首个国庆黄金周,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精准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安全过节的前提下,多措并举推动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打造多源动力系统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必经之路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乡村振兴不仅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而且要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农民组织起来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群众,只有农民组织起来,自己动手创造美好生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才能实现。 在很长一段时...
脱贫地区乡村振兴 合作金融大有可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承载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沃土,乡村建设是国家富强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体制机制改革和金融政...
当家政服务遇上乡村振兴:读懂家政兴农的深意与前景
家政服务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当家政与“兴农”结合,如何激发行业发展潜力、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日前,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家政兴农行动计划(2021-202...
鸡东 舞动产业龙头 提速乡村振兴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ncjs/202109/t20210928_823021.htm[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
打造留得住的“三农”工作队 点燃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近日,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进入实现...
农村正成为青年创业的热土
当一大批青年带着雄心壮志与远见卓识返乡,乡村振兴的事业迎来蓬勃生机。乡村振兴需要青年,特别是曾经从乡村走出去工作、学习、生活,现在又回到家乡就业创业的青年群体。...
乡村振兴,振兴的不仅仅是乡村
摆脱贫困再出发,中国乡村发展迎来新的历史起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何尝不是城里人的心之所向?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推动各种资源要素流动,进而实现城乡融...
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支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也需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共同写好这篇大文章。作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高校要主动服...
运动式“减碳”不可持续
最近一段时间,“拉闸限电”再度登上网络热搜。截至目前,已经有江苏、湖南、浙江、广东、云南等10余个省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电措施。受此影响,一些能耗大户出现停工停...
首届世界粮食论坛在意大利罗马开幕
近日,首届世界粮食论坛以线上形式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所在地意大利罗马开幕。该论坛以青年人为主导,号召共同应对世界面临的粮食问题。 世界粮食论坛汇集来自不同背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