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天长市举办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登记颁证暨抵押贷款意向签约仪式,现场向6家农业主体颁发了《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登记证》。建设银行天长支行与...
安徽省组团参加首届全国大豆博览会
11月15-17日,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在哈尔滨召开。博览会以“构建大豆全产业链、提高供给保障能力”为主题,以促进全产业链融合...
汪学军会见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才先一行
11月15日下午,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汪学军会见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以下简称“中行”)党委书记、行长王才先一行,双方就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
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1月11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铜陵白姜种植系统”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是安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铜陵白...
培育高素质农民 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部署要求,加强组织、规范管理、求实创新、强化服务,夯实稳粮扩油人才支撑,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总规模83.4亿,安徽省绿色食品产业母基金完成备案
11月6日,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主题基金之一的安徽省绿色食品产业(暨安徽省乡村振兴)主题母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成功备案,备案编码:SACT26,基金规...
我省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为了提高社会文明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我省开展了一系列的“践行新风尚 文明吉林人”活动。全省各地广泛开展文明餐桌、文明祭祀、文明婚礼、文明居住等...
吉林省统筹推进农业环境监测暨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
为做好我省农业环境监测工作,正确示范引导各地合理使用地膜,提升地膜回收水平,11月15日,省农业农村厅在长春市举办全省农业环境监测暨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
吉林市农广校培育高素质农民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吉林市农广校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玉米单产提升”培训班于11月16日顺利开班。经过理论学习后,11月21日又组织75名学员员到“国家级民族特色村寨”...
白城洮河镇:庭院经济拓富路
近年来,白城市洮北区洮河镇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开展“小院辣椒”“鲜食黏玉米”等特色作物种植,以市场为主导,实行庭院经济补贴政策,引导...
“围堵老师”学技术 “擅自行动”搞交流——汪清县黑木耳产业带头人培训班受学员盛赞
黑木耳产业是汪清县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从业农户达1.3万多人。为促进菌农更好的掌握规范化、系统化生产知识,推动全县黑木耳产业提质增效,近日,汪清县农业...
高素质农民结构持续改善(经济日报11月14日第6版)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项重要内容。日前,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编写的《2023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
首届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举办(经济日报11月16日第3版)
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15日在哈尔滨开幕。本届博览会由农业农村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黑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以“绿色发展...
粮食住进“好房子”至关重要(经济日报11月16日第5版)
粮库是储存粮食的硬件设施,加快建设安全粮库、智慧粮库、绿色粮库、廉洁粮库、美丽粮库,提高粮库建设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把库存粮食储好管好,才能确保粮食储存安...
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经济日报11月16日第5版)
老有所养是民生的基本需求。一段时间以来,山东、河南等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引入市场化经营主体、加强养老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照料服务体系等形式,保...
大豆出路在全产业链(经济日报11月21日第5版)
产能不足是大豆问题的要害,但其原因却在其他环节;提高产能是大豆产业的首要任务,其解决也离不开其他问题的解决。大豆全产业链是个整体,生产、加工、收储、消费...
主产区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4000万吨(经济日报11月14日第3版)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消息,当前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各地秋粮已陆续上市,收购工作全面展开。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4000万吨。 秋...
强农惠农重在提高科技贡献率(经济日报11月17日第5版)
近期,黑龙江、辽宁等地秋收生产全面结束,作物基本实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从专家测产和农民实际收获来看,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丰收得益于对农业科技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