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不良天气对我省春季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蔬菜生产管理,确保疫情期间全省蔬菜生产稳定、市场有效供应,3月10日,省农业农村厅下...
吉林市率先开展水稻育苗工作 全市开启春耕生产模式
2022年3月24日,舒兰市学明水稻种植家庭农场率先开展水稻育苗工作,有效克服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拉开吉林市春耕生产的序幕,全市开启了春耕生产模式。4月初,...
抢抓农时 科学备耕 吉林省农技总站发布技术指导意见
日前,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根据去冬今春气候条件和生产形势,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了今年备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积极开展春耕农技指导服务和“大豆、花生提产能农技行动...
强化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光明日报》近期刊发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系列评论提出:藏粮于地,要靠农业人才来突破资源制约;藏粮于技,要靠农...
要让“她们”更多享受到阳光
应当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村女性群体,从法律制度、政策措施、舆论引导、宣传教育等多方面,促进农村女性权益保护。社会的文明进步,在于一个个“个体”被看见、被尊重,...
推动农村资源资产转化 助力实现乡村共同富裕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从现实情况看,推进农村地区共同富裕的重点之一,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把以往的资产收益扶贫制度改造提升为...
精准应对县域农村消费升级需求
我国市场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区域的县域农村市场,在消费水平、诉求、模式上有明显不同,成长空间巨大。这种多样化和差异化,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发展...
做好“三农”重点工作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了2022年“三农”领域重点工作,强调了要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保障猪肉和蔬菜等农副产品供给安全以稳住农业基本盘,...
不能让助老的村集体吃亏
独居的农村老人摔伤,村委会将其送医救治并垫付医疗费。但事后,老人子女却拒绝支付相关费用,应该如何处理?本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村民委员会垫资照顾‘空巢’老人有权...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系统观念,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筑牢防止规模性返贫“防护堤”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首要任务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稳字当头,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高度和长远目标出发,强调稳住农业基本盘...
更好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
通过各类文化活动让人们受到文化的熏陶,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社会善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近年来,在城市和乡镇的大街小巷,城市书房...
乡村建设既要重“硬件”也要重“软件”
2022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乡村建设被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乡村振兴:聚发展 抓建设 善治理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二十字战略方针,聚焦“聚发展,抓建设,善治理”三大领域,首次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着重强调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
稳住农业基本盘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农”稳,天下安。日前,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
一“扩”一“减”做好大豆必答题
大豆难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要持续做好“扩”和“减”的文章。提高单产是大豆产业的必由之路,合理的政策支持力度是应有之义,而推进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从技术和经济角度...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