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四梁八柱来支撑,党是贯穿其中的总的骨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轮需要不断破浪前进,党是自始至终的领航力量 “群芳吐艳普天同庆春光好 百姓脱...
用“蛋糕”之喻理解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用“蛋糕”之喻将其明白晓畅、形象生动地呈现了出来。“...
鼓励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
近日,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下发《关于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和乡村振兴部门要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推动社会...
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接受本报...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2022年省委一号文件解读
日前,《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公开发布,本报记者专访了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厅...
脱贫基础更稳固,乡村振兴开新局
过去一年,从中央到地方,政策不留白、工作不断档、投入不减少、机制不漏人,着力防返贫、强帮扶,兴产业、促就业,让脱贫基础更稳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 面向未来,还须...
关于春耕生产,您有哪些建议?欢迎建言献策!
2022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增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为抢抓农时适时启动春播春种,...
尽快补齐乡村教育师资短板
乡村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获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要“加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与待遇保障”。乡村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
对市场调节农业生产的思考
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往往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法。然而,市场不是万能的,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如果生搬硬套一般性的市场理论,很多时候会有失妥当。 有人提出,要大...
农村消费升级离不开金融支持
我国县域及农村消费市场的优质供给仍有上升空间。不过,涉农金融机构跟不上农村消费观念、消费能力的变化这一问题逐渐凸显。金融机构应转变观念,在做好基础金融服务的同时...
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促乡村振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并专门强调“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充分...
大豆进化中的“遗失基因”找到了
在“稳产、高产、优质”的目标下,大豆育种需要借助更多的优秀基因资源实现突破,而兼具遗传多样性、抗性强、耐旱热等诸多优势的多年生野生大豆便脱颖而出。不过,对国际大...
让中国人饭碗装更多“吉林粮”
“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战略问题。”“必须保持自主性,保证一个可控的自给量、自给率。”“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
耕耘在春天——来自当前农业生产一线的故事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放眼世界,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气象灾害、地区冲突等因素加大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此刻,我们越来越体会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